药师经全文网
标题

印光大师净土法语48条!

来源:药师经全文网作者:时间:2019-10-22 09:49:28
印光大师净土法语48条壹、赞净土超胜一、特别法门1.「法门不同」之文(总判通别二门)修持法门有二种不同:若仗自力,修戒定慧,以迄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者,名为「通途法门」。若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以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者,名为「特别法门」。(增广卷三.近代往生传序)2.「拣去自力」之文(劝修特别法门)仗「自力」者,名「通途法门」;仗「佛力」者,名「特别法门」。由兹,拣去自力,注重佛加,冀娑婆具足惑业之
印光大师净土法语48条壹、赞净土超胜一、特别法门1.「法门不同」之文(总判通别二门)修持法门有二种不同:若仗自力,修戒定慧,以迄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者,名为「通途法门」。若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以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者,名为「特别法门」。(增广卷三.近代往生传序)2.「拣去自力」之文(劝修特别法门)仗「自力」者,名「通途法门」;仗「佛力」者,名「特别法门」。由兹,拣去自力,注重佛加,冀娑婆具足惑业之含识,现生同赴莲池。(续编卷下.楹联)3.「果觉因心」之文(法门不能相混)净土法门,其大无外,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行极平常,益极殊胜。良由「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于一代时教中,独为特别法门,其修因证果,不得以通途教义相绳。(续编卷下.无量寿经颂)4.「自谓弘法」之文(法门相混之错)古今多有依普通法门论净土法门,由兹自误误人、而又自谓宏法利生者,不胜其多。其最初错点,在不察佛力与自力之大小难易。以仗佛力之法门,硬引仗自力之法门,而欲平论,致有此失。使知佛力不可思议,不能以具缚凡夫修持之力相为并论,则凡一切疑惑不信之心,化为乌有。(续编卷上.覆善觉大师书)二、仗佛慈力5.「全是佛力」之文(坐船过海之喻)佛法法门无量,无论大小权实,一切法门,均须以戒定慧,断贪瞋痴,令其净尽无余,方可了生死。此则难如登天,非吾辈具缚凡夫所能希冀。若以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则无论功夫深浅、功德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此如坐火轮船过海,但

\

肯上船,即可到于彼岸;乃属船力,非自己本事。信愿念佛亦然,完全是「佛力」,不是自己「道力」。(续编卷上.与张静江居士书)譬如一颗沙子,入水即沉,纵有数千万斤石,装于大火轮船中,即可不沉而运于他处,以随意使用也。石喻众生之业力深重,大火轮喻弥陀之慈力广大。若不念佛,仗自己修持之力,欲了生死,须到业尽情空地位方可。否则纵令烦恼惑业断得只有一丝毫,亦不能了,喻如极小之沙子,亦必沉于水中,决不能自己出于水外。(增广上.覆裘佩卿居士书二)6.「专仗佛力」之文(佛力不论断证)净土一法,专仗佛力。不论断证,惟恃信愿。(增广下.净土释疑序)7.「带业往生」之文(佛力带业往生)念佛法门,乃佛法之特别法门。仗佛慈力,可以带业往生。约在此界,尚未断惑业,名带业;若生西方,则无业可得,非将业带到西方去。(三编卷一.覆吴思谦居士书)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如大冶洪炉。吾人多生罪业,如空中片雪。业力凡夫,由念佛故,业便消灭。如片雪近于洪炉,即便了不可得。又况业力既消,所有善根,自然增长殊胜,又何可疑其不得生,与佛不来接引乎。(临终三大要)8.「舍此无别」之文(佛力能救业力)须知佛法,法门无量,若欲以通身业力之凡夫,现生即得了生脱死,离此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佛也说不出第二个法门了。9.「两种深信」之文(佛力自然成办)大家要晓得:仗自力修持,「自」有何种力?但是无始以来的「业力」,所以万劫千生,难得解脱。仗阿弥陀佛的弘誓大愿力,自然一生成办。(三编卷四.世界佛教居士林开示法语)10.「净土最要」之文(佛力自力非比)净土法门超胜一切法门者,在仗佛力。其余诸法门,皆仗自力。自力何可与佛力并论乎!此修净土法门之最要一关也。(续编卷下.净土指要)11.「净宗切戒」之文(切戒藐视佛力)好高鹜胜者,每每侈谈自力,藐视佛力。不知从生至死,无一事不仗人力,而不以为耻。何独于了生死一大事,并佛力亦不愿受,丧心病狂,一至于此。净宗行者,所当切戒!(续编卷下.净土指要)三、普劝众机12.「皆须修习」之文(劝一切人)上至等觉菩萨,下至阿鼻种性,皆须修习。(增广上.覆马契西居士书二)未成佛前,仗以自修;已成佛后,赖以度世。(三编下.世界佛教居士林释尊成道纪念日开示法语)13.「真俗二谛」之文(劝末世人)末世学佛所宜注重者,在「知因果」与「修净土」。知因果,则不敢自欺欺人,做伤天害理、损人利己之事。修净土,则虽是具缚凡夫,便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二编卷二.覆郭汉儒居士书二)14.「举下摄上」之文(劝自卑者)世有愚人,知见狭劣,谓己功夫浅薄、业力深厚,何能即生?不知众生心性,与佛无二,五逆十恶,将堕地狱,遇善知识,教以念佛,或满十声,或止数声,随即命终,尚得往生。《观经》所说,何可不信?彼尚往生,况吾人虽有罪业,虽少功夫,较彼五逆十恶,十声数声,当覆高超多多矣!何可自暴自弃以致失此无上利益也。(增广卷三.乐清虹桥净土堂序)15.「志大言大」之文(劝自负者)通宗通教之聪明人,多以志大言大,不肯仗佛慈力,而以仗己道力为志事,甘让愚夫愚妇早预圣流也。(三编下.覆秦铭光居士书)16.「真念佛人」之文(劝平常人)一句佛号,包括一大藏教,罄无不尽。通宗通教之人,方能作真念佛人。而一无所知、一无所能之人,但只口会说话,亦可为真念佛人。去此两种,则真不真,皆在自己努力、依教与否耳。(增广卷一.覆永嘉某居士书一)17.「抛智学愚」之文(劝矜智人)念佛之人,勿自仗聪明智慧,须抛之于东洋大海外。最好学愚夫愚妇,老实行持为要。(三编下.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18.「同一过失」之文(劝竖用人)专崇行持,而不尚信愿,则执事废理,仍属自力法门。与专以自性惟心,而不仗佛力之执理废事,同一过失。(三编下.上海法藏寺念佛开示)以横超法,作竖出用。得益浅而受损深。(增广上.覆何慧昭居士书)四、念佛胜易19.「念佛必生」之文弥陀如来在因地中,发四十八愿,愿愿度生,中有「念我名号,不生我国,誓不成佛」。今者因圆果满,故「我今念佛,必得往生。」(三编下.净土法门说要)20.「逆恶来迎」之文四十八愿度众生,逆恶归心也来迎。非是混滥无简择,怜彼是佛尚未成。(续编下.颂赞)21.「凡夫为本」之文佛之慈悲誓愿,正为未断惑者无由了生死,特设此仗佛慈力往生西方之特别法门。俾凡有心者能修,凡具信愿念佛者,皆能往生。(三编卷一.覆恒惭法师书一)22.「潜通佛智」之文信愿持佛名号,即能「以凡夫心,投佛觉海」,故得「潜通佛智,暗合道妙」。(增广上.与陈锡周居士书)23.「即凡而佛」之文持名一法,乃「即凡心而佛心」之一大法门也。(增广上.覆吴希真居士书二)24.「成佛有余」之文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只要念得熟,成佛尚有余裕,不学密法,又有何憾?(三编下.覆周群铮居士书)25.「念佛足矣」之文吾人欲了生死,实不在多,只一「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足矣!纵饶读尽大藏,亦不过为成就此事而已。(增广卷一.与某居士书 代了余师作)26.「不在只在」之文往生不在识字不识字,只在有信愿与无信愿。有信愿,决定往生;无信愿,决不得往生。(续编上.覆智乐居士书)27.「万

\

修万去」之文只要能深信,只要能发愿,只要能念佛,无论何人,都可以往生去的。故曰:万修万人去。(三编卷四.世界佛教居士林开示法语)乃千稳万当、万不漏一之特别法门也。(增广卷三.傅大士传录序)28.「发无不中」之文如人习射,以地为的,发无不中。(续编下.涵江三江口仙庆寺净业社缘起民二十年)29.「一照俱了」之文通途如画山水,必一笔一画而渐成。特别如照山水,虽数十重蓊蔚峰峦,一照俱了。(增广下.近代往生传序)30.「易行功高」之文余门学道,似蚁子上于高山。念佛往生,如风帆扬于顺水。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增广上.与徐福贤女士书)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成语名称仰手接飞猱,俯身...

仰屋着书 仰屋着书

仰屋着书成语名称仰屋着书成语拼音yǎng wū zhù shū成...

仰屋兴叹 仰屋兴叹

仰屋兴叹成语名称仰屋兴叹成语拼音yǎng wū xīng tàn...

仰面朝天 仰面朝天

仰面朝天成语名称仰面朝天成语拼音yǎng miàn cháo ti...

1998年10月14日出生的人五行 1998年10月14日出生的人五行

1998年10月14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8年10月14日...

最新文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古诗原文[挑错/完...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古诗原文[挑错/完...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古诗原文[挑错/...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惠迪...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贤惟德...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