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全文网
标题

印光大师讲故事之辩异篇

来源:药师经全文网作者:时间:2019-10-24 09:43:53
印光大师讲故事 之 辩异篇 自古高僧,或古佛再来,或菩萨示现,然皆常以凡夫自居。断无说我是佛,是菩萨者。故《楞严经》云:“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而智者大师实是释迦化身。至临终时,有问所证位次者。答曰:“我不领众,必净六根。损己利人,但登五品。”是仍以凡夫自居也。五品者,即圆教观行位。

印光大师讲故事 之 辩异篇

\

光绪初年,关东有一混元门,每年归依者有十余万人。至十一、二年,以劣迹已彰,人多见恶。一年之内,尚有数万。近有出家魔子,拟欲大得名利,于三十年前即抄袭古人语录中成言,改头换面,谓是自己语录。而此魔子,一不通宗,二不通教,三无学问。恐人或谓己无学问,何能说此。特意用许多白字以实之。令人谓为真是大彻大悟,随口所说,词理超妙,其有不大恰当者,盖因不曾读书,不通字义之故。举凡《万法归心录》、《六祖坛经》、《寒山诗》中诗偈整个录来,换三、五字而已。所有言句尽皆如是。随便远近流布,然亦无大招徕。近又得一妙法,致令善男信女,相率归依。且道得何妙法便能如是?以此魔子,初则妄充悟道,人未归附。近则妄充得道,故得远近争赴,且自谓我所说法,令人易于得道。故一境若狂,咸相崇奉。妄充得道,须有事实,人方肯信。故肆无忌惮,随口乱说,常为人言,我能入定,超度亡魂,令其生天,或生净土。能知一切亡人,或生天上,或生人间及三恶道。又知某人生西方上品,某人生中品,某人生下品。由是之故,不但愚夫愚妇靡然从风。即不明佛理之士大夫,亦以为实属得道,而皈依信奉者日见其多。纵有智者斥其狂妄,由彼邪说入人深故,了不见信。

\

自古高僧,或古佛再来,或菩萨示现,然皆常以凡夫自居。断无说我是佛,是菩萨者。故《楞严经》云:“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而智者大师实是释迦化身。至临终时,有问所证位次者。答曰:“我不领众,必净六根。损己利人,但登五品。”是仍以凡夫自居也。五品者,即圆教观行位。所悟与佛同俦,圆伏五住烦恼,而见惑尚未能断。智者临终,尚不显本。意欲后学励志精修,不致得少为足,及以凡滥圣耳。今此魔徒,妄充得道者,乃坏乱佛法,疑误众生之大妄语人。此大妄语之罪,甚于五逆十恶百千万倍。其师其徒,当永堕阿鼻地狱,经佛刹微尘数劫,常受极苦,末由出离。何苦为一时之虚名浮利,膺长劫之惨罚酷刑?名利惑人,一至于此!——摘自《与泰顺林枝芬居士书二》

澍庵无论问何书,即能一一诵得清楚,一字不错。其人素未读书,何以如此?以业尽情空,心如明镜。当无人问时,心中一字亦不可得。及至问者将自己先所阅过者见问,彼虽久而不记,其八识田中已存纳此诸言句之影子。(看佛经亦如此,古人谓一染识神,永为道种,当于此中谛信。)其人以无明錮蔽,了不知觉,而此有他心通者,即于彼心识影子中,明明朗朗见之,故能随问随诵,一无差错。即彼问者未见此书,亦能于余人见者之心识中为彼诵之。此系以他人之心作己心用,非其心常常有如许多经书记忆不忘也。凡夫不了,将谓有许多奇特。究其实只是业消慧朗,障尽智圆耳。扶乩多是灵鬼假冒仙佛神圣。鬼之劣者,或无此通力。其优者则能知人心,故能借人之聪明知识而为之。纪文达谓乩多灵鬼假托,余与兄坦然扶乩,余能诗而不能书,余扶则诗词敏捷,书法潦草,坦然扶则诗词庸常,书法遒劲。所冒古人,问及集中奥窍,则云年代久远,不复记忆,故知非真。然此鬼之灵,但能于人现知之心,借而为用。于识田中有,现知中无者,或此义非己所知者,便不能引以示人。其去业尽情空之他心通,实有天渊之远,但其气分似之。

又《宋高僧传》载僧缄往王处厚斋。处厚读文章甚得意。因问读何文字。处厚言此我中进士策。缄曰:“风檐之下,有此从容乎?”于囊中取出一编,曰:“此非汝策乎?”处厚视之,即当日原策。处厚曰:“此吾后来笔削者。”缄曰:“吾固知非汝原策也。”因问师囊中何以有我此策?缄曰:“非但此策,汝自读书以来,乃至戏顽,一笔一画,吾囊中一一俱有。”处厚惊惧,不敢致问。澍庵但有他心通,未见其有神通。僧缄乃有他心通,而兼有大神通,能将彼心识中所现之书,现出形质以示其人,实非自己囊中存留而取出也。—— 摘自《复永嘉某居士书四》

王幻如,于宗门非无见处,但以不肯深研教理,兼亦绝未亲近知识,故只成一个宗门文字知见而已。其人于光绪廿一年乙未春至普陀,于法雨寺住持化闻和尚座下披剃,未受戒,居半载归家,而遂复为居士。初册中谓:“丙申至普陀,与化闻为知己,拟欲剃染,因家事促归。”其言行不相应,于此可见。光曾见其人,未与一言相交。问其常与相晤者,彼何行持?言:“亦不念佛,亦不看经”。其《明心录》中所说,半皆彼昔时《镜花集》中之言。其禅宗之意,实有所得。禅宗之行,实未措办。故致不知时务,妄投法药,致令无知无识者,学此空套子话,反拨弃经中实理实事以自盲盲人耳。其始终不露出朝代年号者,皆其意欲后世谓己是上古之高人而已。此全体是凡夫生死结业心,何尝有任运随缘、自乐天真之意!此等人亦不可赞,恐人因我赞而认彼为全是。亦不须谤,恐人因我谤而谓彼为全非。但子守子法,吾行吾道即已,那有闲工夫论他家不关己分之闲事乎。——摘自《复永嘉某居士书二》

明虞淳熙在天目山高峰死关静修,久之,遂有先知,能预道天之阴睛,人之祸福。彼归依莲池大师,大师闻之,寄书力斥,谓彼入魔粒笏觳恢印P胫У廊耍镀浯笳撸裨虻眯∫姹厥艽笏稹N鸬来酥志辰纾凑娴梦逋ǎ行胫弥韧猓娇傻寐┚⊥āH粢惶爸茨焉辖蛑镣硕椋豢刹恢!浴陡春位壅丫邮渴椤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仰面唾天 仰面唾天

仰面唾天成语名称仰面唾天成语拼音yǎng miàn tuò tiā...

仰观俯察 仰观俯察

仰观俯察...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成语名称仰手接飞猱,俯身...

仰屋着书 仰屋着书

仰屋着书成语名称仰屋着书成语拼音yǎng wū zhù shū成...

仰屋兴叹 仰屋兴叹

仰屋兴叹成语名称仰屋兴叹成语拼音yǎng wū xīng tàn...

最新文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古诗原文[挑错/完...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古诗原文[挑错/完...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古诗原文[挑错/...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惠迪...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贤惟德...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