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全文网
标题

印光大师:中阴(白话文)

来源:药师经全文网作者:时间:2019-10-24 09:47:53
印光大师:中阴译文 中阴身就是神识,并不是神识变化成中阴身,中阴也就是世俗所谓的灵魂。所谓‘中阴身七天会死生一次,四十九天之中一定会投生’等说法,不可以执着为一定。中阴身的死生,就众生无明心识中,所出现的生灭之相来说的,不可以呆板地用世间人的死生之相来看待。中阴身的受生,快的话一弹指之间,就会向三恶道或六道中去投胎,慢的话会到四十九天,甚至超过四十九天之后。

印光大师:中阴

译文

中阴身就是神识,并不是神识变化成中阴身,中阴也就是世俗所谓的灵魂。所谓‘中阴身七天会死生一次,四十九天之中一定会投生’等说法,不可以执着为一定。中阴身的死生,就众生无明心识中,所出现的生灭之相来说的,不可以呆板地用世间人的死生之相来看待。中阴身的受生,快的话一弹指之间,就会向三恶道或六道中去投胎,慢的话会到四十九天,甚至超过四十九天之后。

\

刚死的人,能使认识的人,在白天或晚上见到他们,他们与人接触,甚至交谈,这种情形不仅中阴身可以,就连已经在善道或恶道中受生的人,也能在朋友及亲人的面前现形。虽然说这是本人意念的示现,其实这个权力是造化的神灵所操控的,以此来告诉世间的人,人死了之后,神识是不会消灭的,以及善恶的果报不是假的。否则,阳世间的人不知道阴世间的事,那么“人死了之后,形体就朽坏,神识就飘散”的瞎人慧眼的邪见,一定会使很多人群相附和,这样就会使世间的人,全都陷入于没有因果,没有来生后世的邪见深坑之中,将会使善人也不警觉努力地修行德行,恶人更加穷凶恶极地造作恶业了。虽然佛陀说善恶有报,但是不能证明,谁又肯相信呢?

现在由于亡故的人现形来示现,足以证明佛陀没有说谎,果报确实是有的,因此不但善人更加努力做善事,就连恶人的心,被这种情形与因果的道理折服,而也不致于太过恶劣。天地鬼神,想要人们明白这些事,所以会有死亡的人在阳世间现身,阳世间的人到地府中被审判等事。这些都是用来帮助佛法,协助世间人事的治理的,这种道理很是微妙,然而关系很大。这种事,古往今来的书上有很多的记载,不过书上都没有说明这种折服人心的权巧方便变的所以然,及这种事所带来的利益。

中阴身虽然离开了身躯,但是依旧有执着身体为实有的邪见,由于有执着身体为实有的邪见,所以就需要衣服及饮食来滋养,因为凡夫的业障深重,不知道五蕴本来就是空的,所以仍然认为自己与世间人没有差异。如果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则当下就能脱离这个色身而无所执著,这时就能五蕴都空而诸苦都消灭,真如佛心显现,而万种功德圆满彰显了。

中阴身亡者的情况并非都相同,所以生者不妨随个人的知见来为他们办理资生的物具。譬如焚烧冥衣,世间人只要想着有给亡者衣服的心意就可以了,至于衣服的大小长短,岂能大小合适?然而只要生者有这份心,并且亡者有这种的情感知见,就能够大小合适、相宜,由此可见一切诸法,都是随着心念转变的大道理。

死亡之后,还未到六道受生之间,就叫做中阴身,如果已经到六道受生,就不能叫做中阴身,至于他们附在人的身上,讲说受苦享乐的事,这都是神识的作用。投生一定是由于神识与父母的精子与卵子和合的。所以在女人怀孕之初,神识就已经住在胎中了。有人出生时,才被人见到他进入母亲的房中,这是因为父母行淫时,有其它人的神识代他受胎,等到要出生时,本人的神识才来,而代替的识神就会离开了。

原文

 中阴者,即识神也。非识神化为中阴,即俗所谓灵魂者。言中阴七日一死生,七七日必投生等,不可泥执。中阴之死生,乃即彼无明心中,所现之生灭相而言,不可呆作世人之死生相以论也。中阴受生,疾则一弹指顷,即向三途六道中去,迟则或至七七并过七七日等。初死之人,能令相识者,或见于昼夜。与人相接,或有言论。此不独中阴为然。即已受生善恶道中,亦能于相识亲故之前,一为现形。此虽本人意念所现,其权实操于主造化之神祇。欲以彰示人死神明不灭,及善恶果报不虚耳。否则阳间人不知阴间事。则人死形既朽灭,神亦飘散之瞽论,必至群相附和。而举世之人,同陷于无因无果,无有来生后世之邪见深坑。将见善者则亦不加惕厉以修德,恶者便欲穷凶极欲以造恶矣。虽有佛言,无由证明,谁肯信受。由其有现形相示等,足征佛语无妄,果报分明。不但善者益趋于善,即恶者其心亦被此等情理折伏,而亦不至十分决烈。天地鬼神,欲人明知此事。故有亡者现身于人世,阳人主刑于幽冥等。皆所以辅弼佛法,翼赞治道。其理甚微,其关系甚大。此种事古今载籍甚多。然皆未明言其权之所自,并其事之关系之利益耳。

中阴虽离身躯,依旧仍有身躯之情见在。既有身躯之情见,固须衣食而为资养。以凡夫业障深重,不知五蕴本空,仍与世人无异。若是具大智慧人,则当下脱体无依。五蕴空而诸苦消灭,一真显而万德圆彰矣。其境界虽不必定同,不妨各随各人之情见为资具。如焚冥衣,在生者只取其与衣之心。其大小长短,岂能恰恰合宜。然承生人之情见,并彼亡人之情见,便适相为宜。此可见一切诸法,随心转变之大义矣。死之已后,尚未受生于六道之中,名为中阴。若已受生于六道中,则不名中阴。其附人说苦乐事者,皆其神识作用耳。投生必由神识与父母精血和合。是受胎时,即已神识住于胎中。生时每有亲见其人之入母室者,乃系有父母交媾时,代为受胎。迨其胎成,本识方来,代识随去也。——《文钞》之《复范古农居士书二》印光大师 著述 凡夫居士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仪态万方 仪态万方

仪态万方...

仪态万千 仪态万千

仪态万千成语名称仪态万千成语拼音yí tai wàn qiān成...

仪表堂堂 仪表堂堂

仪表堂堂成语名称仪表堂堂成语拼音yí biǎo táng tán...

仰不愧天 仰不愧天

仰不愧天成语名称仰不愧天成语拼音yǎng bú kuì tiān...

以黑为白 以黑为白

以黑为白成语名称以黑为白成语拼音yǐ hēi wéi bái成...

最新文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古诗原文[挑错/完...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古诗原文[挑错/完...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古诗原文[挑错/...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惠迪...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贤惟德...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