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全文网
标题

吴言生:万语与千言,不外“吃茶去”

来源:药师经全文网作者:时间:2019-11-01 09:50:44
齐白石《煮茶图》  有一则公案,堪称古今禅茶第一公案。  据《赵州录》记载,唐代赵州禅师问新到僧:“上座曾到此间否?”僧云:“不曾到。”师云:“吃茶去!”又问另一僧:“曾到此间否?”僧云:“曾到。”师云:“吃茶去!”院主不解,问:“师父,不曾到,让他吃茶去则罢;曾到,为什么也叫他吃茶去?”师云:“院主!”院主应诺。师云:“吃茶去!”南宋木叶天目茶碗,以一片自然落叶置于器物壁面为饰  明代卢之颐云:

吴言生:万语与千言,不外“吃茶去”齐白石《煮茶图》

  有一则公案,堪称古今禅茶第一公案。  据《赵州录》记载,唐代赵州禅师问新到僧:“上座曾到此间否?”僧云:“不曾到。”师云:“吃茶去!”又问另一僧:“曾到此间否?”僧云:“曾到。”师云:“吃茶去!”院主不解,问:“师父,不曾到,让他吃茶去则罢;曾到,为什么也叫他吃茶去?”师云:“院主!”院主应诺。师云:“吃茶去!”

吴言生:万语与千言,不外“吃茶去”南宋木叶天目茶碗,以一片自然落叶置于器物壁面为饰

  明代卢之颐云:“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矣。诗云:人生几见月当头,不在愁中即病中。明月非无,佳茗时有。但少闲情,领此真味。公案云吃茶去,唯味道者,乃能味茗。”  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为河北赵县柏林寺赵州从谂和尚影像碑题诗:“平生用不尽,拂子时时竖,万语与千言,不外吃茶去。”

       吴言生:万语与千言,不外“吃茶去”

位于湖北当阳县的玉泉寺珍珠泉,禅宗五祖弘忍的弟子神秀曾在此传法  赵州三称吃茶去,截断了一切向外寻求的心思与智巧,让学人在一杯茶中感到当下的生命情境,那是无限悠闲,无限自在的佛学三昧。也是茶禅之道的真谛。  茶字的写法,是上草下木中为人。然而,草木之中有几人?绝去机心,完完全全地融入大自然,从古到今,能得此中趣味者,实在是少之又少。 吴言生:万语与千言,不外“吃茶去”清 翁方纲 七言对联  唐代韩愈《南山》:“扰扰驰名者,竟无半日闲。我来无伴侣,把酒对南山。”  白居易《过天门街》:“雪尽终南又一春,遥怜翠色对红尘。千车万马九衢上,回首看山无一人。”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吴言生:万语与千言,不外“吃茶去”

清彭年制、曼生铭半瓢壶,是存世极少的壶中珍品

\

  古往今来,争名于朝,逐利于市,汲汲奔走,背觉逐尘。殊不知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碌碌浮生何人悟,算来名利不如闲。  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就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分。两晋之际,寺僧开始用茶作为待客的礼仪。茶有"三德":一是可驱睡魔方便坐禅,二是利肠通气有助消化,三是恬淡和雅抑制欲望。以茶供佛、以茶待客、以茶清心,成为禅门茶道的特色。

吴言生:万语与千言,不外“吃茶去”[ 西安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壶门高圈足座银风炉,是唐朝宫延御用之煮茶风炉 ]

  饮茶的技巧、规范、品茶方法,是茶技;表现饮茶的技巧、通过文艺的形式表现饮茶情景的,是茶艺。通过饮茶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将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境界,是茶道。  茶道注重环境的自然、洁雅、疏野。“野庭落叶鲜”是禅道界形容外露地的名句:刚刚落下的叶子,分外新鲜美丽。这是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叫作“内露地”,洁雅的茶室,禅意的插花,清净的茶具,都能人以清净和美的享受。在高处不胜寒的终南紫竹林品茶,可以感受到极其优美的意境:以天地为茶舍,以北斗为茶勺,以万象为宾客,以松风为琴音。不论是黄菊飘香的深秋,还是白雪皑皑的冬季,在终南山净业寺的品山亭品茶,也能给人以超然脱俗虑、慧眼看世情的悠然与洒脱。

吴言生:万语与千言,不外“吃茶去”明项圣思紫砂桃形杯

  内外一如,即可进入真正的露地,这便是清净无染的禅心。

  说到禅茶的境界,少不了“清寂”二字。  清是清洁、清廉,指外物和内心的清净、洁白状态。从庭园的清扫,到茶室的扫除及布置,都要体现清净。同时,内在的心灵也应该清净,不能起纤毫杂念。此时,茶人毫无拘束地以清净心来做茶事。眼睛看到的是清净的环境,耳朵听到的釜中茶汤如松风拂过,鼻子嗅闻着茶香,舌头品尝着茶味,身体接触到的是清幽洁雅的环境,所得者无非是幽的感觉,此之谓六根清净。所谓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觉器官,它与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外在的境界相对,生起了六识。如眼根与色境相对,生起眼识,乃至意根与法境相对,生起意识。六根清净,就是禅道,也是茶道。因此,参加茶会的人首先要破除一切俗尘观念,要忘记繁华社会中的琐事,才可进入清净世界。主客应酬、客人相互间的话题,都是超凡脱俗的。

吴言生:万语与千言,不外“吃茶去”元赵原 陆羽烹茶图

  寂指涅般寂静,是熄灭了心中诸般欲火之后的宁静、安祥、幸福的状态。参禅首先要去除人生的欲望。故苏轼诗云:“欲平苦海浪,先干爱河水。”如果情欲(广义的)不断而进行佛教的修行,不啻烹砂为饭,虽经千百万年,终无所成。 熄灭了诸般情欲的心,就是“寂”的禅心。但此心又并非一潭死水,否则就成了窒息生命与生机的枯木禅。多情乃佛心。茶道中,把人生的相会,看作“一期一会”。人的一生之中有无数次的相会,但每一次相会都是唯一的相会,因此对之应倍加珍惜。《虚堂录》云:“相送当门有修竹,为君叶叶起清风。”当茶会结束,主客话别时,门边的修竹也依依含情,每一片叶子都在清风中婆娑起舞,向客人珍重依依。而当主人回到室内,回味着刚才茶会的情景,余香犹在,情景依然。两句诗把送别的场景和氛围刻画得栩栩如生,生动地传达出恬淡宁静而温和缱绻的禅心。  而在茶人看来,与知心的朋友相会固须珍惜,与生命深处的佛性的相会更当珍惜。因此,每一次茶会,都是聆听内心的绝佳体验,都是生命中的弥足珍贵的“一期一会”。

吴言生:万语与千言,不外“吃茶去”台湾慈济茶室

  一杯茶中,有三千大千世界,森罗万象,溪山风月,有无限的芬芳飘溢,有无限的禅机在跃动。关键是,你有没有一份悠闲的心情,有没有一份悠闲的品味。  人非有品不能闲。当你具有了这样的品味,你就可以彻彻底底的体验当下,欣赏这一杯茶中的芬芳氤氲了。

\

吴言生:万语与千言,不外“吃茶去”  原文图片由吴言生教授提供、拍摄;原书图版欣赏:

吴言生:万语与千言,不外“吃茶去”吴言生:万语与千言,不外“吃茶去”吴言生:万语与千言,不外“吃茶去”

《中华文化画报》2006年第5期文章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价廉物美 价廉物美

价廉物美成语名称价廉物美成语拼音jià lián wù měi成...

仰屋之勤 仰屋之勤

仰屋之勤成语名称仰屋之勤成语拼音yǎng wū zhī qín成...

仰取俯拾 仰取俯拾

仰取俯拾成语名称仰取俯拾成语拼音yǎng qǔ fǔ shí成...

仰拾俯取 仰拾俯取

仰拾俯取成语名称仰拾俯取成语拼音yǎng shí fǔ qǔ成...

仰屋兴嗟 仰屋兴嗟

仰屋兴嗟成语名称仰屋兴嗟成语拼音yǎng wū xīng jiē...

最新文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古诗原文[挑错/完...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古诗原文[挑错/完...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古诗原文[挑错/...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惠迪...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贤惟德...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