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全文网
标题

唐诗里的那些茶

来源:药师经全文网作者:时间:2019-11-03 09:50:42
唐代的茶尚局限在隐遁或闲适的领域。况且在其他的主题上(美人、塞外等)茶都没出现。即使作为官僚饮茶,也只是在自家的书斋里或在送别的宴席上,在静寂的场面下进行。应该说这是唐代茶文化的一大特征。

  唐代的茶尚局限在隐遁或闲适的领域。况且在其他的主题上(美人、塞外等)茶都没出现。即使作为官僚饮茶,也只是在自家的书斋里或在送别的宴席上,在静寂的场面下进行。应该说这是唐代茶文化的一大特征。

\

  (1)《洛阳伽蓝记》卷二有陈庆之诬蔑吴人之词“菰稗为饭,茗饮作浆”;卷三在魏王侯间有以“酪奴”、“水厄”等隐语轻视茶的话。“自是朝贵宴会,虽设茗饮,皆耻不复食,惟江表残民远来降者好之。”  (2)《宋高僧传》卷八《唐兖州东岳降魔藏师传》云:“释藏师,姓王氏,赵邵人也。父为亳州掾。稚齿寻师居然慕法,而性好独处。谯多厉鬼,持魅于人,藏七岁支影闲房,孤形迥野,尝无少畏。至年长弥见挺拔,故号降魔藏欤!……九州灵迹罕不登。后往遇北州鼎盛,便誓依栖……寻入泰山,数年学者臻萃,供亿克周,为金舆谷郎公行化之亚也。”或许他是在游历各地过程中掌握的烹茶技术,或在泰山以指导者身分许可、提倡饮茶而产生了特殊影响吧。  (3)《茶经》的煎茶法当时一定是最精练的方法,并且具有类似“茶道”的形式(可以看在《封氏闻见记》中陆羽和伯熊在高官前煎茶的一段话)。陆羽煎茶的水平当然不一定完善,我想将茶碾成粉,用锅煮供饮用的形式称为煎茶,与此相对,则是将茶末投入沸水中的饮用方法,称为点茶,在唐代不常使用。下一章例举的唐诗中的茶大概就是近于陆羽的煎茶法。不过《封氏闻见记》记载在首都茶店卖的煎茶具体情形怎样严格说不大清楚。  (4)《陆文学自传》(《全唐文》卷四三三)云:“始三岁,茕露,育乎大师积公之禅院,九岁属学文,积公示以佛书出世之业。”被认为是在做寺院杂务时掌握的茶艺。在《自传》中,陆羽以文人自任,对茶并不特别看重。  (5)《清异录》为宋代书,所记为唐末五代之事。“生成盏”为“馔茶而幻出物象于汤面,茶匠通神之艺也。沙门福全生于金乡,长于茶海,能注汤幻茶。”这就是点茶,可知唐末的点茶也从佛门开始兴盛的。同书的“茶百戏”、“漏影春”饮茶法基本是点茶,流行于唐末。不过这和佛教没什么关系。  (6)《清异录》“吴僧文了善烹茶,游荆南,高保勉伯子季兴延置紫云庵,日试其艺,保勉父子呼为汤神。”  (7)唐百丈怀海作的《清规》已不传,北宋长芦宗赜制定的《禅苑清规》为最早的清规。(现存南宋卢翔刻的《重刻补注禅院清规》),包括元代作的《敕修百丈清规,》要从中了知唐代的内容不易。在这些清规中,将茶称为“煎点”为特征,不知是否正确。不过为了供给僧堂中众多的人饮茶,将水煮沸而注入茶中,或许称为“煎点”吧。  (8)在《入唐求法巡礼记》中列举了细茶、蒙顶茶、团茶等茶名。关于饮茶方法仅有“啜茶”。  (9)《尔雅》释木“檟,苦荼。”郭璞注“可煮作羹饮”。《述异记》关于茶有“煎服,令人不眠,能诵无忘。”记载其有药效的文献很多。  (10)《太平御览》卷八六七引《晋中兴书》:吴兴太守陆纳招待谢安时“纳所设唯茶果而已”。  (11)《茶经》七之事引傅咸《司隶教》说“闻南方有蜀妪作茶粥卖”;《食疗本草》“煮取汁,用煮粥良。”  (12)《闻崔十二侍御灌口夜宿报恩寺》:“然灯松林静,煮茗柴门香”;《群斋平望江山》:“庭树纯裁橘,园畦半种茶”。  (13)《送陆士伦宰义兴》:“浅流通野寺,绿茗盖有春山”;《奉和杜相同长兴新宅即事呈元相公》“当山不掩户,映日自倾茶”;《秋晓招隐寺东峰茶宴送内弟阎伯均归江州》:“幸有香茶留稚子,不堪秋草送王孙。”  (14)《寄赞上人》:“柴荆具茶茗,迳路通林丘。”《巳上人茅斋》:“枕簟入林僻,茶瓜留客迟。”又《重过何氏五首》:“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迥櫂》:“强饭专添滑,端居茗续煎。”  (15)《陆文学自传》“洎至德初,秦人过江,余亦过江,与吴兴释皎然为缁素忘年之交”。皎然比陆羽年长许多。可以看皎然的传《宋高僧传》卷二九。  (16)《封氏闻见记》:陆羽在御史大夫李季乡之前表演煎茶,仅给予三十文钱,因感到悔辱而著《毁茶论》。  (17)《六羡歌》“不羡黄金疊,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唐国史补》记载这是陆羽悲悼智积禅师之死而作的望乡歌。  (18)《茶经》五之煮将“汤之华”的厚薄度分为沫、饽、花。从此在唐代煎茶中,华成为最显著的外在特征。  (19)《茶经》七之事:“陶弘景杂录,苦茶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  (20)在《全唐诗》中“拍”作“怕”。在《茶经》三之造中有“拍之”,乃是将茶叶捣烂装入模子中成为块状体,故正之为“拍”。  (21)在欧阳修的《归田录》说:小团茶二十个一斤,一个值黄金二两。  (22)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天子曾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在唐代,高官给下属赐茶已成风气。不过在诗的领域这种情况尚未出现。  (23)《酬柏侍御闻与韦处士同游灵台寺见寄》:“各自具所需,竹笼盛茶瓯”,当属《茶经》所说的“都篮”之类。在《饭僧》中有“愿师常伴食,消气有姜茶”。在《茶经》六之饮中,有将葱姜放入茶中合煮的记载,诗中例子不多。反过来说,一般应是什么也不加的。《原上新居十三首》有“锁茶藤箧密,曝药竹床新”;《寄汴州令狐相公》有“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鱼驱蝇 以鱼驱蝇

以鱼驱蝇成语名称以鱼驱蝇成语拼音yǐ yú qū yíng成...

以长攻短 以长攻短

以长攻短成语名称以长攻短成语拼音yǐ cháng gōng duǎ...

以镒称铢 以镒称铢

以镒称铢成语名称以镒称铢成语拼音yǐ yì chēng zhū成...

仰之弥高 仰之弥高

仰之弥高成语名称仰之弥高成语拼音yǎng zhī mí gāo成...

仰事俯育 仰事俯育

仰事俯育成语名称仰事俯育成语拼音yǎng shì fǔ yù成...

最新文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古诗原文[挑错/完...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古诗原文[挑错/完...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古诗原文[挑错/...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惠迪...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贤惟德...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