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全文网
标题

四、自家宝藏 (四)顿悟也是多余的吗?

来源:药师经全文网作者:时间:2019-11-06 09:50:06
四、自家宝藏 (四)顿悟也是多余的吗?  顿悟也是多余的吗?  圆满的佛性对于每十个人既然是“一切具足”的,而且是“一切现成”的,所以不少禅师认为顿悟也是多余的,因为刻意去求顿悟,本身就是“驰求心”,也会使人“转疏转远。”  用仰山的话来说:“悟则不无,怎奈落在第二头。”用雪峰禅
四、自家宝藏 (四)顿悟也是多余的吗?
  顿悟也是多余的吗?
  圆满的佛性对于每十个人既然是“一切具足”的,而且是“一切现成”的,所以不少禅师认为顿悟也是多余的,因为刻意去求顿悟,本身就是“驰求心”,也会使人“转疏转远。”
  用仰山的话来说:“悟则不无,怎奈落在第二头。”用雪峰禅师的话说,就是“饭箩边坐饿死人,临河边行渴死汉”,这真是笑话中的笑话了。这类公案的意味是深长的,如:僧问:“如何是佛?’’师(百丈)曰:“汝是阿谁?”
  曰:“某甲。师曰:“汝还识某甲否?”曰:“分明个。”师乃举起拂子曰:“汝还见么?”曰:“见。”师乃无语。
  (《五灯会元·卷三》)
  这位僧人是明眼人,明明白白地来,明明白白地去,说他有悟不是,说他无悟也不是,弄得百丈禅师这样的老资格也无法开口,到这步田地,还有什么可以说,值得说的呢?
  再如著名的“胡闹派”禅师,敢

\

于把佛像取来烤火的那位丹霞天然禅师,他本来是个儒生,那年到长安去应考。在路上遇见一个禅客对他说:“现在的时局,当官不如作佛。”丹霞问:“要作佛应该到哪里去作呢?““现在江西马祖大师那里,是专门成就佛菩萨的场所。“于是丹霞就直奔江西。一见马祖,丹霞就把头上的儒生巾摘了下来,马祖仔细地看了看,说:“我不是你的老师,南岳石头才是你的老师。”棗马祖一看就知道这个人麻烦。于是他就到石头禅师那里去,仍然如此地表演一番,石头禅师没有把他往别处推,就让他到庙里的酱坊打小工。过了三年,大约清明前后,石头禅师把僧众聚集起来布置劳动,要大家把佛殿周围的杂草除掉,这时丹霞却端来一盆水,跪在石头禅师面前把头伸进盆里,石头禅师笑了笑,顺便就给他剃了发棗这时才算出家,有个沙弥资格。剃完了头,石头禅师正准备给他说戒律,他却掩着耳朵跑了。这一跑,又跑回了马祖那里,进了僧堂就骑在罗汉塑像头上。引起了僧众们的骚乱,急忙报告马祖。马祖出来一看,认得这个冤家,又观看了一会,冲口说出:“我子天然”这么一句话,丹霞这才跳下来礼拜,说;“谢师赐与法号。”马祖问他:“你这次从哪儿来?”他说:“从石头来。”马祖说:“石头路滑,你跌倒没有?”他说:“若是跌倒了,还会到这儿来吗?”丹霞天然在马祖石头这两位禅林泰斗那里若无人之境,说他开悟是多余的,说他不存在齐悟的过程也说不通——所以马祖叫他“天然”。
  公案的意味是无尽的,如下面这则“丙丁童子来求火”公案:
  一日师(法眼文益)问云:“则监院何不来入室(参问)?”则云:
  “和尚岂不知,某甲于青林(禅师)处有个入头。”师云:“汝试为我举看。”则云:“某甲问如何是佛?林云:
  ‘丙丁童子来求火’。”师,云:“好语,恐尔错会,可更说看。”则云:“丙丁属火,以火求火;如某甲是佛,更去觅佛。”师云:“监院果错会了也!则愤而渡江。师云:“此人若回可救,若不回,救不得也。”则到中路自思忖,云:“他是五百人善如识,岂可赚我耶?”遂回再参。师云:“汝但问我,我为尔答。”如则申前问,师云:“丙丁童子来求火。”则于言下大悟。
  (《文益禅师语录》)
  “丙丁童子来求火”——又是一则“骑牛觅牛”的故事。那位如则监院师对此的理解是无误的,但理解并不等于开悟,骑牛觅牛对于参禅的人来说谁不知晓,但有几位敢说自己就是开悟的呢?黑格尔说过,熟知不等于真知。悟都是多余的,这话的确不错,但必须出自悟后人之口,才是真实的,未悟的人,懂得这个道理仍然是未悟,如这位监院师一样。所以开悟作为一个过程必不可少,如同化学中的某些催化剂一样,虽不参与这种化学过程,但这种化学过程,没有催化剂则不能发生。
  对这个问题,不同的禅师有不同的作略,如同治病一样。病情不同,所下的药也不同。百丈、沩山、赵州、洞山、临济、德山这些大师们,各有各的方法。就这个问题,曹洞宗的另一位祖师棗曹山水寂禅师,也有其独到之处。
  有人问曹山;“即心即佛即不问,如何是非心非佛?”曹山的回答很妙:“兔角不用有,牛角不用无。”——对于兔角,的确无须去证明它没有,它本来就没有;对于牛角,同样无须去证明它有,它本来就有。又有人间:“抱璞投师,请师雕琢。”曹山说:“不雕琢。”那人间:“为什么不雕琢?”曹山说:“须知曹山好手!明心见性,顿悟成佛这一过程,在这里到底是必要的还是多余的呢?另有一财公案,是这个问题的最好注角:
  宋代襄阳广德寺的义禅师,是在老一代广德禅师那里得的法。他当初去参学时问:“如何是和尚密密处?”棗请把您老的那个佛性——“密密处”传给我吧!老广德禅师说:“什么密密处1要隐身也用不着到深山老林,即使在闹市之中,也是少有人知晓的啊。”义禅师说:“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就去为您老取些净水,再献上鲜花来作为供养吧。”老广德禅师说:“不要忙.我且问你,忽然烟云密布棗杂念妄想出来的时候,你怎么办呢?”义禅师说:“这也无妨,这正是采集和吸取智慧的时机,我不会放过的。”老广德禅师高兴地对寺内的僧众说:“大家看清楚,这位就是我的继承人——广德寺的第二代方丈大和尚。”
  “密密处”是佛性,每一个人的&

\

ldquo;佛性”又是自己的“密密处”。自己的隐私是对他人而言的,对自己而官当然不存在什么隐私。宋代圆悟克勤掸师开悟时说:“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就是这个“密密处”的最好注脚。每一个人都有其在暗中支配其思想、行为的“密密处”——佛性,但自己明白吗?“自家宝藏”,这可是众生成佛的依据万万不可错过或误会了。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以防未然 以防未然

以防未然成语名称以防未然成语拼音yǐ fáng wèi rán成...

以防不测 以防不测

以防不测成语名称以防不测成语拼音yǐ fáng bù cè成...

以鱼驱蝇 以鱼驱蝇

以鱼驱蝇成语名称以鱼驱蝇成语拼音yǐ yú qū yíng成...

以长攻短 以长攻短

以长攻短成语名称以长攻短成语拼音yǐ cháng gōng duǎ...

最新文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古诗原文[挑错/完...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古诗原文[挑错/完...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古诗原文[挑错/...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惠迪...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贤惟德...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