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全文网
标题

外境永远没有错

来源:药师经全文网作者:时间:2019-11-15 09:48:41
佛教把整个生命分成两部分:一个是外境,一个是内心。一、外境是没有错的,因为外境在《唯识学》叫唯识所现,外境是阿赖耶识第八识主导,第八识是把业力如实的显现出来,你今生会遇到什么人、碰到什么事,这个【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前生造的,你今生该还的就还嘛!【所以外境永远没有错】。二、但是我们明了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你用什么心态,诶!这个就要注意。修行是修你的内心这一部分,外境这一部分是认命的,我们很

佛教把整个生命分成两部分:一个是外境,一个是内心。

一、外境是没有错的,因为外境在《唯识学》叫唯识所现,外境是阿赖耶识第八识主导,第八识是把业力如实的显现出来,你今生会遇到什么人、碰到什么事,这个【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前生造的,你今生该还的就还嘛!【所以外境永远没有错】。

二、但是我们明了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你用什么心态,诶!这个就要注意。修行是修你的内心这一部分,外境这一部分是认命的,我们很多人去改变外境,弄到自己问题更复杂,因为你那个方向错误了!所以它整个病根,整个缘起当中的问题,在于阿难尊者一念攀缘心,就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问题在这个地方。所以我们读缘起要知道问题不在摩登伽女,问题也不在那个大梵天咒,为什么文殊菩萨去那个地方,大梵天咒对文殊菩萨没有效果呢?因为文殊菩萨心没有动!所以我们从缘起当中可以知道:

整部《楞严经》要对治的─就是我们一念攀缘的心。

\

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第一个取相,取着那个外在的假相,就是所谓的取相,就是心有所住,住在那个假相;然后开始分别、打妄想;然后带动你的爱憎、取舍,就开始造生死的业力,是这样来的,所以整个《楞严经》的整个缘起,就是一念的妄动引生的。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得出消息:

\

整部《楞严经》它的法要,所要对治的就是众生的仁者心动,怎么把这个妄动的心把它调伏下来,就做这件事情,这是我们从缘起当中所得到的启示。

我们不是去改变外境!你改变外境,你一辈子改变不了,你来生还要继续来,肯定的;你这个造成恶性循环,过去的烦恼产生一个业力,今生创造一个果报,这个果报又带动你的攀缘,又带动另一层的烦恼,又产生一个业力,又产生果报那你就落入一种惑、业、苦的恶性循环,如果你能够在这个时候把心带回家,生死业缘就从这个地方切断,赶快跳出来,问题在这个地方。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仰不愧天 仰不愧天

仰不愧天成语名称仰不愧天成语拼音yǎng bú kuì tiān...

以黑为白 以黑为白

以黑为白成语名称以黑为白成语拼音yǐ hēi wéi bái成...

以锥餐壶 以锥餐壶

以锥餐壶成语名称以锥餐壶成语拼音yǐ zhuī cān hú成...

仰事俛畜 仰事俛畜

仰事俛畜...

以防万一 以防万一

以防万一...

最新文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古诗原文[挑错/完...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古诗原文[挑错/完...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古诗原文[挑错/...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惠迪...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贤惟德...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