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全文网
标题

净业知津

来源:药师经全文网作者:时间:2019-10-17 09:44:59
一、知苦:我们把世间称作苦海,因为在世间做人是苦处多,乐处少;就是这少数的乐处,结果还免不了是苦。实在讲,世间整个是一片苦的境界,所以称为苦海。苦处的苦,人人都知道,不消再说,就是乐处之中也有苦,人们都未必知道,我今略加说明。富和贵,人们认为是快乐的,但富有富的忧愁,贵有贵的烦恼。凡是忧愁烦恼就是苦。所以一家自有一家之苦,家家户户都有苦;而且越是富贵,造恶业的机会越多,所造的恶业也越大越容易,将来

一、知苦:

我们把世间称作苦海,因为在世间做人是苦处多,乐处少;就是这少数的乐处,结果还免不了是苦。实在讲,世间整个是一片苦的境界,所以称为苦海。苦处的苦,人人都知道,不消再说,就是乐处之中也有苦,人们都未必知道,我今略加说明。富和贵,人们认为是快乐的,但富有富的忧愁,贵有贵的烦恼。凡是忧愁烦恼就是苦。所以一家自有一家之苦,家家户户都有苦;而且越是富贵,造恶业的机会越多,所造的恶业也越大越容易,将来恶报到来,真正苦煞人了。这岂不是苦海?既然知道世间是个苦海,为什么不发心跳出这个苦海,永离这个苦海,得大安乐呢?

二、求生:

你如果要求得安乐,就必须修行;如果肯修行,就必须要念佛;如果肯念佛,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既然念佛了,必须要发个愿。这个愿不是希望现在得到好处,也不是来世上天堂。为什么呢?因为世间总是苦海,天道也出不了轮回,所以不要向苦海中求好处。只求一口气不来时,仍旧能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等待阿弥陀佛来接引。随便它病苦缠身,我只一心念佛,所吃的、所着的、所用的统统不去管它,心中所牵挂的人,也不牵记,连自己的身体也不要管,生死随它去,只是一心念佛。你若是能够这样,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就会放大光明照着你,你就身心清净,一点也没有障碍。这时候就能在大光明中,眼见一朵七宝莲花近在身边,并且见到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金色之身来接引你往西方去了。我这样开示念佛修行的法门,你还相信吗?能够相信,就这样去做。如果能够依法修行,没有一人不度脱的,一定是万修万人去的。

三、真切:

修行得不到成功的,总是因为不真真实实肯切念佛,而仍有世间的贪求,不能一心一意只顾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缘故。念佛的人要把念佛当作一件最关系到自己的事,是自己的切身利益,其他应酬等世间事务,和料理自身、处理家务,都是外壳子的事,不可以因为外面的事纠缠不清而生烦恼,更不可专忙外面的事而忘了念佛。务必要善巧随缘,精勤不退,使世俗事务和修佛法这两件事各不相碍,互相没有矛盾,这才得到念佛之道,才是修念佛法门的正确道路。

四、摄心:

当念佛时候,要把心放得空空灵灵,然后提起一句阿弥陀佛,随念随听,随听随念,绵绵不绝,继续不断,这样是最好的念佛妙诀。念得长久以后,必定有相应的时候。至于六字念,四字念是一样的,行住坐卧都可以念,出声念默念也是一样的,但是要字字从念头上着实,从心里经过,句句从求生西方里出来。

五、礼忏:

念佛人的功课是:一卷《弥陀经》,三遍往生咒,一遍赞佛偈,接着念佛百千声毕,念观世音、大势至、清净大海众菩萨各三声,念回向偈一遍,再礼佛菩萨三拜而退,功课就完了。《弥陀经》要熟,平日《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要常诵。每日除念佛外,规定一个时间礼拜最好。礼拜时须在佛前恳苦虔诚,一心归命,求佛哀怜,慈悲摄受。

六、正助:

以上所讲的修行,是以念佛发愿为主,为正行,但是助行,助道的因缘也不可少。什么是助道的因缘呢?恭敬三宝心、愿求出世心、厌离娑婆心、对善恶报应的因果生畏惧心、正直心、老实心、慈悲心、解脱心、不产生认为自己是好的心,也就是谦虚心。以上就是好心肠,是助道的因缘。还要知道什么是坏心肠,以防障碍修道:不信三宝心、自作主张修行心、名利心、贪爱世间快乐心、嗔恚心、愚痴妄想心、求世间福报心、机巧心、诈伪心、偏曲心、因循懈怠心、不愿改过心、自以为是心。以上都是坏心肠。有了这种坏心肠,虽是修行,决难入道。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心会遮蔽障碍我们的道业。

七、明道:

办修行的事,必须亲近明师善友,依照他们的指导去修行。假使碰不到师友,那就将《弥陀经》一卷、“回向文”一篇,作为师友。切忌阅读和自己不对机的经论。明师善友有真的也有假的。真的才能引我入道,开我智慧,成就我修行,了脱我生死;若是假的,便会引我入错路,使我一事无成。所以不可不辩明。真正明师善友一定会把适合你所修的讲给你听,说的井井有条,不高不低,不深不浅,你听了会觉得跟平日所修的工夫很有启发,同时也看到他所说的和经书有暗合的地方,这样的人才可亲近。

\

八、临终:

念佛工夫要在临终时用得上。临终时所用的在于平日间的修持。所以要在年轻力壮时加紧修行。因为在色力强壮时要比衰老时容易用功,为此,我劝大家千万不要因循拖延,等候老远的将来。

九、坚志:

天下无难事,只要有志气。志气坚定就没有难事。如果能用真切心念佛,佛必保护。若是自己修心不真切,结果得不到成功,应该责怪自己,不应该怪佛。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莲花化生,和人的出生于母胎是一个道理,一边是情爱而成,一边是信愿而成。

十、满愿:

其他一切修行法门,必须断惑才能证真,方可了脱生死,因为他们只凭自己的力量,不想求佛力加被,所以丝毫惑业没有脱尽,生死决不能了。念佛法门就不同了,只要有信愿行三资粮,便可得佛力加持,带业往生。一得往生,就永出生死,直至成佛。可知念佛一门,真是直截向上,自始自终,毫无委屈,不走弯路。这都是释迦牟尼佛亲口所说,我不过是传达佛所说的罢了。奉劝大家,以上所说的,字字句句都是真语实语,如果有不真实的地方,我当永堕拔舌地狱。(信息来源:净土缘)

\

编辑:明蓝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鱼驱蝇 以鱼驱蝇

以鱼驱蝇成语名称以鱼驱蝇成语拼音yǐ yú qū yíng成...

以长攻短 以长攻短

以长攻短成语名称以长攻短成语拼音yǐ cháng gōng duǎ...

以镒称铢 以镒称铢

以镒称铢成语名称以镒称铢成语拼音yǐ yì chēng zhū成...

仰之弥高 仰之弥高

仰之弥高成语名称仰之弥高成语拼音yǎng zhī mí gāo成...

仰事俯育 仰事俯育

仰事俯育成语名称仰事俯育成语拼音yǎng shì fǔ yù成...

最新文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古诗原文[挑错/完...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古诗原文[挑错/完...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古诗原文[挑错/...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惠迪...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贤惟德...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