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全文网
标题

净土与现实

来源:药师经全文网作者:时间:2019-10-17 09:49:57

\

佛教极为重要的法门是净土的信仰。虽然契机不同,行法有异,而净土却是共同追求的目标。顾名思义,净土即是清净的地方,是最极圆满与理想的清净之地。它的圆满与理想,是一切世间境地无与伦比的,因此,净土的表征是远离染污和污垢的,如此清净的圆满理想之地,非世法所能成就,是功德庄严而成就的,因此,净土的完善与建立,是功德的庄严与圆满。

佛法的证悟,是清净心的圆成,其清净的理念,充分地体现着美妙与圣洁,是真善美的表达与统一。真即是从认识上去感知;善则由意志而决定;至于美,则是情感的合理化,因为只有情感的合理化才能实现美满的生活,佛法的清净是美妙与圣洁的体现,而美妙与圣洁是智与情的融合和统一,只有智与情的融合和统一,才能净化人性,而终究成贤成圣。只有人性的净化,才能从现实中认识净土。从根本上说,净土思想是佛法的核心,没有净土思想,一切行法即无落脚之处。我们对净土的理解,不妨从两个方面去认识与探讨:

一是众生的清净。《阿含经》说:“心清净故,众生清净”,即道出佛法对治心地的重要性,众生身心的清净,目的是离烦恼而显发自心的无漏清净。

二是世界的清净,即大乘思想中的“心净则佛土净”,心王的分别是国土差别的根本,大乘思想中,众生清净还不够圆满,国土的清净与众生的清净而达成的依正二种清净,才是真正的净土,我们的身心清净了,所依的环境清净了,才能显出大乘佛法利益众生、成熟众生的特点。所以,学习大乘佛法,其路子无外乎修福与修慧,而达到身心清净,即正报清净,这是极为重要的,只有二者兼之才是大乘菩萨的正行,因为菩萨行是大乘学人的德行,他们的圆满是通过成熟众生与庄严净土而达到完美的。菩萨行的完成即是净土施设的完成,菩萨行的完成亦是自他二利的完成,自利是通过成熟众生来体现的,而利他则是庄严净土与成熟众生的圆成证果的完美统一。然而,如何通过自他二利来实现净土,确需我们去深入探讨,一般的学人,多把净土置于遥远的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把净土的实现与获得寄望于往生之后,实是普遍之现象。就众净土的概念而言,净土即是最完美的所在,即应该是人类共同的企求,修学大乘佛法,应当把净土的成就着眼于当下,即是当前之契机。

净土的思潮,源于人类对理想世界的追求,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描绘出不同的净土境界,如居住于高山的人们,其净土的完美应是“琉璃宝地平如掌”,而需要食物的人们企盼的净土,则是米山乳河。中国的隐士们的净土就是方丈、瀛台与蓬莱了。佛教的净土,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一是自然界的完美,有四个特点:一、是平坦,没有山陵丘岳以及大海江河,更没有让人怖畏的荆棘,如极乐净土的平坦就是那么的完美,这样理想的地方,是印度人民对土地平坦的向往;二、整齐是净土有序的表征,是乱世对治的期盼,西方净土的整齐,即使是树木也是“七宝行树”那样有序;三、洁净是人民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如西方净土的无垢与金沙布池,黄金界道,是洁净的极致;四、富丽,是人们最希望拥有的物欲,如西方净土是七宝所成, “一切所有,皆是宝庄严具”,因此,净土具备了种种的优越性,是自然界的致极完美。

第二个方面,即是净土中人们物质享受的理想化,一是经济生活的理想化, “一切所需,应念即至”,净土的物质享受是“衣食自然”,远离劳作的疲倦;二是人群生活的理想化,净土的人群生活是绝对平等的,他们没有阶级与剥削,也没有亲疏的生份,更没有怨怼的苦恼,没有国界的限制,亦五种族的尊卑,即使微细到人们的肤色,皆一律平等为“金色之身”,其人群生活的完美是无尽的圆满。

再是身心的理想化,净土中人,互为善知识,相互促进,乃至水树鸟风,无不说法策众,平等与自由(游供十方)是净土最为绝妙的人文环境。

通过对净土的分析与了解,可知净土的实现是通过自净与净他、生净与国净完成的。因此,我们如果完成了自净与净他、生净与国净,那么,人间净土即能实现。也就正如六祖大师所说的: “心清净,即是极乐。”要把人间净土变成现实,我们应该以发菩提心、慈悲喜舍、四摄六度等一切菩萨行来庄严自身,成就无边果德,使我们的五浊恶世、娑婆世界净化为自净佛土,此即现实中净土的修证与完成。(信息来源:摘自《彩云法雨》)

编辑:明蓝

\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价等连城 价等连城

价等连城成语名称价等连城成语拼音jià děng lián ché...

仰承鼻息 仰承鼻息

仰承鼻息成语名称仰承鼻息成语拼音yǎng chéng bí xī...

价廉物美 价廉物美

价廉物美成语名称价廉物美成语拼音jià lián wù měi成...

仰屋之勤 仰屋之勤

仰屋之勤成语名称仰屋之勤成语拼音yǎng wū zhī qín成...

仰取俯拾 仰取俯拾

仰取俯拾成语名称仰取俯拾成语拼音yǎng qǔ fǔ shí成...

最新文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古诗原文[挑错/完...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古诗原文[挑错/完...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古诗原文[挑错/...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惠迪...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贤惟德...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