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全文网
标题

净空法师:为何有人临命终前才信佛也能往生

来源:药师经全文网作者:时间:2019-10-19 09:46:53
名号的义理,真的,不要说是八十老翁不明白,正如佛在经上所说的,「唯佛与佛,方能究竟」,等它的功德,即使十方诸佛尘说剎说都说不尽。蕅益大师给我们说的这些话,句句都是真话,因为名觉菩萨对这句名号甚深义理,也像隔罗望月一样,号就是法界的体性,故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一个人在一生当中能念一句,功德就不可思议,但是他得不得受用这就很难讲了,真正得受用,必须要具备「信、愿、行」三个条件。往生,那就又必须要具足像经

名号的义理,真的,不要说是八十老翁不明白,正如佛在经上所说的,「唯佛与佛,方能究竟」,等它的功德,即使十方诸佛尘说剎说都说不尽。蕅益大师给我们说的这些话,句句都是真话,因为名觉菩萨对这句名号甚深义理,也像隔罗望月一样,号就是法界的体性,故名号功德不可思议。

一个人在一生当中能念一句,功德就不可思议,但是他得不得受用这就很难讲了,真正得受用,必须要具备「信、愿、行」三个条件。往生,那就又必须要具足像经上所说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你要记住,善根福德因缘少了还不行。由此可知,我们真的想要在这一生当中往生净土,你就得念念修积善根福德因缘。

我们也曾经听说,佛在这部经上也讲到,临命终时十念必生,是不是与经上所讲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相矛盾?有没有这个情形?我相信许多人有这个怀疑。这个怀疑自古以来就有,古大德在经典论述、讲解当中,也都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一生不相信宗教、不相信佛法,可是在临命终的时候,偶尔遇到这么个缘分,遇到一位善友劝他念佛、劝他求生净土,他在这个剎那之间,听了之后他就相信、他就接受、他就发愿求生净土,居然也能往生。

\

这跟《弥陀经》上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不就冲突了吗?我们凡夫是感觉得这里有问题,可是真正有功夫的人,他看起来不但没有问题,跟经上讲的完全相应。这什么原因?这一生他没有修,人家前世修的,过去生生世世累积的善根福德因缘,这一生当中没有机缘遇到佛法,几乎空过一生。没有想到在临命终时他遇到善友,这一提醒,把他阿赖耶识里善根福德的种子引发起来,他成就了。

\

是不是偶然?不是。惠能大师二十四岁,在五祖方丈室里面就听那么一点点经,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是偶然吗?如果是偶然,五祖会下那么多学生,跟他那么多年,为什么不开悟?学佛的人必须知道,因果通三世,过去生中种的善根福德因缘,这一生缘成熟,他就享受到了;如果这一生没有缘,那还要来生后世,总会有遇到缘的时候,不定在什么时候,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清见底。古诗原文[挑错/...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古诗原文[挑错/完...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最新文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古诗原文[挑错/完...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古诗原文[挑错/完...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古诗原文[挑错/...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惠迪...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贤惟德...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