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全文网
标题

净空法师:一切法无我

来源:药师经全文网作者:时间:2019-10-21 09:43:37
【无我、无法】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里,对‘无我’的一番开示,很值得我们学习。大意是讲一切众生无始劫以来,误会有一个自己,于是分别自己、执着自己。因为此错误的认知,所以才将一真法界变成六道轮回;在轮回里,此知见愈来愈深,牢不可破,于是才会起惑、造业、受报。所以六道轮回的根本原因,就是起于此错误的认知。无论大乘、小乘,显教、密教,佛都常讲‘无我、无法’

【无我、无法】

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里,对‘无我’的一番开示,很值得我们学习。大意是讲一切众生无始劫以来,误会有一个自己,于是分别自己、执着自己。因为此错误的认知,所以才将一真法界变成六道轮回;在轮回里,此知见愈来愈深,牢不可破,于是才会起惑、造业、受报。所以六道轮回的根本原因,就是起于此错误的认知。无论大乘、小乘,显教、密教,佛都常讲‘无我、无法’。相宗入门典籍《百法明门论》,文字虽然不多,但注解非常丰富,在《卍续藏》里就有六种注解。这部论所讲的就是‘一切法无我’。什么是一切法?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里,将一切法归纳为六百六十法。天亲菩萨又将六百六十法归纳成百法,便利于初学,而百法展开就是一切法。一切法无我,不但是人无我,法也无我。所以相宗一入门,就破我法二执。这两种执着破了,就入大乘之门,这才算是入门。

由此可知,我们今天修学,虽然很认真努力,始终不得其门而入,原因就是没放下。要放下真不容易,佛在经上说得好,这是无始劫来的习气,是生生世世的迷执。何人能放下?一是上根利智,一是善根福德非常深厚之人。一接触到,真正相信,真正明了放下的利益,他就肯放下。中下根性的人很难,似懂非懂,依旧是造业、受报,我们就是这样的人。这一类根性的人,只有一个法子能得度,那就是严持禁戒,一心念佛求生净土。除此之外,虽然有无量法门,法门平等,但不契机,苦苦修学依旧不能得力,反而不如老实念佛之人。‘达拉斯佛教会’的同修亲眼看见马老居士,在佛七之中安详往生,没有病苦。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最近几年往生的人不少,瑞相也非常殊胜。佛法讲的‘三转法轮’,他们为我们作证转。

\

【谈加持】

\

在现代的社会,佛法虽然好,可是发心弘扬的人太少。有许多人谦虚说自己业障深重,没有能力弘法利生,自己这一生能往生就心满意足。此想法不能说错,也不能说全对。你得到佛法的利益走了,佛法后继无人,不就是断在你这一代吗?自释迦牟尼佛创教以来,代代相传,我们才有此缘分遇到佛法,到我们这一代断掉了,怎么能对得起诸佛菩萨、祖师大德们?佛了解这些人的心理,所以常劝导我们,不仅要自行,还要重视化他。没有智慧,没有能力,烦恼习气很重,果真发大心,舍己为人,做弘法利生的事业,必定得到诸佛如来的加持。

实在讲,诸佛如来对一切众生平等加持,这个加持有人能得到,有人得不到,原因不在佛,在我们自己,问题是自己愿不愿意接受如来威神的加持。怎样接受?心行与佛相应就能接受,与佛相悖就不能接受,佛力就加持不上,道理在此地。心愿果然与佛相应,所得到加持的力量,依旧不甚明显,原因就在夹杂。相应里夹杂着染污,就是蕅益大师讲的,夹杂着我、我所,于是相应效果就大幅降低。倘若能把我、我所放下,加持的力量就非常明显,自己几乎都能觉察到,有功夫之人也能见到。‘心愿解行’要与如来相应,必定要把我与我所舍掉,自己才能真正成为法器,能够接受如来大法。像接力赛跑,我们发愿接班,接过来之后,立刻就想到,还要交给别人,使佛法能够代代相传,正法久住世间。世尊的法运往后还有九千年,不是西方人讲的九九年是世界末日,佛法里没有这种说法,所以我们应该有信心、愿力,认真努力的修学。修学的基础决定是禁戒,《无量寿经》教给我们的‘善护三业’,这是真诚的教诲。

【一心念佛】

一心念佛,念佛是广义的,不是狭义的,心愿与佛相应就是念佛。善财童子参访吉祥云比丘,吉祥云比丘修的是念佛法门,也称为‘般舟三昧’。吉祥云比丘对善财童子的讲解,就是介绍念佛法门,共介绍了二十一种念佛法门,这几乎把所有佛法全都包括在其中。《华严》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吉祥云比丘讲得非常圆满。说念佛,哪一法不是念佛?说坐禅,哪一法不是坐禅?说持戒,哪一法不是持戒?离开妄想分别执着,任何一法都具足圆满的佛法,这才能成无上道。世间人修净,净不是禅,禅不是戒,戒不是密,划分得这么清楚,所以始终不得其门而入。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不能成就,心都不清净,清净平等觉始终得不到。离开妄想分别执着,无论修学哪个法门,清净平等觉都得到。清净平等觉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就是究竟圆满的大菩提、大涅槃。

由此可知,我们的病根就是分别、执着,《般若经》讲的‘着相’。我们必须要用‘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的方法来对治。祖师大德教我们念佛的方法,分别执着才起来,立刻一句阿弥陀佛把它伏住,这是初步功夫;更进一步,这一句阿弥陀佛把它化解了;更深的功夫,一句阿弥陀佛把它圆融了。同样念一句阿弥陀佛,各人功夫不相等。善财童子参访的第一位善知识,就是用这种方法。佛法里的排列顺序是有意义的,不是随便排的。五十三参中,第一位善友是吉祥云比丘,代表‘念佛法门’,最后一位善友,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彻始彻终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不但要念佛,最后必须要求生西方净土,我们要从这里去领悟。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仰屋窃叹 仰屋窃叹

仰屋窃叹成语名称仰屋窃叹成语拼音yǎng wū qiè tàn成...

价增一顾 价增一顾

价增一顾成语名称价增一顾成语拼音jià zēng yī gù成...

价值连城 价值连城

价值连城成语名称价值连城成语拼音jià zhí lián ché...

仰面唾天 仰面唾天

仰面唾天成语名称仰面唾天成语拼音yǎng miàn tuò tiā...

仰观俯察 仰观俯察

仰观俯察...

最新文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古诗原文[挑错/完...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古诗原文[挑错/完...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古诗原文[挑错/...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惠迪...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贤惟德...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