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全文网
标题

凡夫的心是怎样的?佛经中曾有六个比喻

来源:药师经全文网作者:时间:2019-10-24 09:43:32
凡夫的心是怎样的?佛经中曾有六个比喻 妄心如摄像机——原喻为妄心如画师,出自《正法念处经》:“三界九有一切染净等法, 皆不出法界众生之心,犹如画师画出一切境界,心之画师亦复如是。”更详细的比喻则是,“心业画师,身如彩器,贪欲嗔痴以为坚牢,攀缘之心犹如梯橙,根如画笔,外诸境界声触味色及诸香等如种种彩,生死如地”,然后妄心画师就在

凡夫的心是怎样的?佛经中曾有六个比喻

\

它是我们最亲密的伴侣,又是最凶险的敌人;是最美丽的装饰,又是最能蒙蔽慧眼的遮障;是最便利的工具,又是奔赴诸恶趣门最快捷的助手……它就是妄心。佛经中对妄心有种种譬喻,谛观审思,如实知之,可以住心。

妄心如猿猴——喻出《正法念处经》。猴子天性爱躁动不安,你到动物园里看一看,只要有点什么动静,猴子就会兴奋躁扰、呼啸跳跃不已。猴子另有掰玉米、拣西瓜的经典寓言故事,舍一取一,取一舍一,一刻不停地倒换,也是猴子的天性。所以《正法念处经》把妄心比作猕猴,它在一座山林树丛中嬉笑跳闹,不过这座山林树丛与别处不同:“五道差别如种种林,地狱、畜生、饿鬼诸道犹如彼树,众生无量如种种枝,爱如华叶,分别爱声诸香味等以为众果,行三界山,身则如窟,行不障碍,是心猿猴。此心猿猴,常行地狱、饿鬼、畜生生死之地。”

“猴子”光顾着玩得高兴了,哪里还想到正身处危险之中呢?

妄心如象鱼风——喻出《宗镜录》。这是一个有些奇怪的比喻,一池清水,平静鲜亮、光洁莹彻。这个时候一头大象过来了,一脚踩进去,池水开始激荡不安,敢情它是洗澡来了,待到整个象身入水,浊尘四起,整个池水马上就浑浊不堪了。池子里面的鱼受到了惊扰,开始乱窜乱蹦,“扑腾腾”、“哗啦啦”地游动不停。还嫌不够热闹吗?正好又起风了,池水起浪,小风是涟漪,中风是一层层的波浪,等到大风刮起时,浪高得都要溢出池子了。那一池平静鲜亮、光洁莹彻的清水还在哪里呢? “象譬诸非,自外而起,鱼譬内观赢弱,为二边所动,风譬内外合杂,秽浊混和。”这个比喻很有意思,外在种种色声境界如大象,它很有力量,内在觉观如小鱼,微弱无力,再加上“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我们的心就这么给搅和乱了。

妄心如蜂王——喻出《宝藏论》。嘤嘤嗡嗡、喧闹纷扰的蜂群很像妄心相状。蜂群内部分工非常细密,工蜂、兵蜂等各司其职,它们生活的中心就是蜂王。蜂王是一个蜜蜂王国的最高统治者,没有它,整个蜂群就散掉了。《宝藏论》以此比喻“心摄众法”之义,“当知境因心起,还逐心亡,但心生非境生,心灭非境灭”,如“蜂王不摄众蜂散”,我们有心缘想时万境纵然,无念忆持时纤尘不现。所以但了一心,则万法皆寂。

妄心如商人一一喻出《宗镜录》。“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商人形象,大概如《诗经?氓》之描述。以贱易贵,追逐利润,是商人之当行。但“妄心商人”时时刻刻做的都是赔本买卖,“若眼商人,被色尘所易货自性之珍宝;若耳商人,被声尘所易货自性之珍宝,”拿自家无价珍宝,不停地去交换外在的“色泡、受沫、想炎、行城、识幻”(《摩诃止观》语),而且这种赔本买卖一做就是一生一世。

《宗镜录》是在解释《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之“商人”时作如上解释的。经云,“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赍持重宝经过险路”,“赍持重宝”指的是我人俱怀佛性,“经过险路”是指三界之险,有六趣之迷津。如果不称念“观音菩萨”名号,不了一心、无外境界的话,恐怕在此“险路”不迷失方向、不被“怨贼”所劫掠者极希也。

妄心如刀割泥——喻出《大智度论》,“众生心性犹如利刀,唯用割泥。泥无所成,刀日就损。”这个比喻非常绝妙,世间法以处理事务之机敏、条理为智慧,但其实质不过是“利刀割泥”。刀子是很锋利的,切割柔软的泥块也不用费很大力气,也很容易切得整整齐齐,但对泥块毫无伤害,转眼间便可重新粘和在一起,则刀子切割之功何在?而且就在这不停的切割、弥合、切割、弥合……之中,刀的锋利渐渐就磨损锈钝了。《大智度论》以此比喻向外用心、徒劳自疲的道理。

又拾得大士诗云:

东阳海水清,水清复见底。灵源流法泉,斫水刀无痕。

我见顽愚士,灯心拄须弥,寸樵煮大海,足抹大地石,

蒸沙成饭无,磨砖将为镜。说食终不饱,直须著力行。

恢恢大丈夫,堂堂六尺士,枉死埋冢下,可惜孤标物。

“刀割泥”,“刀斫水”,二者喻意大致相同。吾人往往忘自身之至亲,营他事之至重,殉不急之多欲,践不测之畏途,非智眼观,焉能洞见此种颠倒哉?

\

妄心如摄像机——原喻为妄心如画师,出自《正法念处经》:“三界九有一切染净等法, 皆不出法界众生之心,犹如画师画出一切境界,心之画师亦复如是。”更详细的比喻则是,“心业画师,身如彩器,贪欲嗔痴以为坚牢,攀缘之心犹如梯橙,根如画笔,外诸境界声触味色及诸香等如种种彩,生死如地”,然后妄心画师就在人生这面“坚牢”墙上,登梯架椅,泼墨挥毫,勾画出种种白(天、人境界之不染污义)、赤(天、人境界中贪著爱声味触等义)、黄(畜生道之互相饮血食肉义)、褐(恶鬼道饥渴如火烧林树义)、黑(地狱中的黑铁壁)色的“三界大衣”。所以,“众生禀愚智之心,兴三业之笔,于善恶之地,画出一切苦乐之事。”

古代画师经常在寺庙墙壁上画种种变相,这个比喻就以此取材。按现在的生活情景,把妄心喻作摄像机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我们的妄心每天都是通过眼根等,摄取“外诸境界声触味色及诸香等”,然后自导、自演出一幕幕、一集集的生活电视连续剧的。而观众也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看到人情入戏的时候,或涕泪涟涟,或喜笑颜开,也是蛮投入的。但等到黄粱梦醒之时,曲终人散之际,种种影像又安在耶?智者大师云,“根尘能所,三相迁动,窃起窃谢,新新生灭,念念不住,啖烁如电耀,遄急若奔流。所有依报、国土、田宅、妻子、财产,一念丧失,倏有忽无。”由此可以觉悟“三界无常,一箧偏苦”,而启发菩提心矣。

对于妄心的比喻当然不止上述六种。《胜天王般若经》云,“若善知心,悉解众法,”通过观照、谛思佛经中关于妄心的种种比喻,我们可以明白其性状、现象,而能够做到“于念不动,不随心行”。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鱼驱蝇 以鱼驱蝇

以鱼驱蝇成语名称以鱼驱蝇成语拼音yǐ yú qū yíng成...

以长攻短 以长攻短

以长攻短成语名称以长攻短成语拼音yǐ cháng gōng duǎ...

以镒称铢 以镒称铢

以镒称铢成语名称以镒称铢成语拼音yǐ yì chēng zhū成...

仰之弥高 仰之弥高

仰之弥高成语名称仰之弥高成语拼音yǎng zhī mí gāo成...

仰事俯育 仰事俯育

仰事俯育成语名称仰事俯育成语拼音yǎng shì fǔ yù成...

最新文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古诗原文[挑错/完...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古诗原文[挑错/完...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古诗原文[挑错/...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惠迪...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贤惟德...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