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全文网
标题

利养之害

来源:药师经全文网作者:时间:2019-10-29 09:43:17
在舍卫国有一座茂盛的森林,清净广阔,佛陀常常带弟子们到森林里修道。佛陀把这座森林叫做舍贪庄严林,意思是要大家舍离贪欲,庄严清净的功德。佛陀不厌其烦地解释道:「名闻、利养、恭敬是修道的三关。其害处,能够破持戒的皮、禅定的肉、智慧的骨、微妙善心的髓。」  这时,又有一位比丘问佛陀:「佛陀!名闻、利养、恭敬既然对人只是破坏而无益,从此以后,我们只要三衣一钵,依阿兰若法修行。」  这位比丘的话刚讲完,所有

  在舍卫国有一座茂盛的森林,清净广阔,佛陀常常带弟子们到森林里修道。佛陀把这座森林叫做舍贪庄严林,意思是要大家舍离贪欲,庄严清净的功德。

\

  温暖的春天过后,炎热的夏天悄然到来,佛陀又带了很多弟子走入舍贪庄严林。很多信徒闻风赶来,并带来很多供品。不一会儿,供品充满林内,佛陀虽然不需要这些利养,但利养却追逐佛陀而来。

  佛陀为了怕随从的弟子们被利养所诱惑,因此,将林中的一万二千位比丘集合起来,向大家痛言利养的祸害。佛陀说道:「比丘们!利养是修道最大的障碍,就是已证得初果的人,也会被它所诱惑。千万不要贪求利养,对于名利、恭敬,要看做障道法,应该淡而处之。」

  听了佛陀的教示,有些比丘还不甚了解,就问佛陀道:「佛陀!我们有了名,布教说法不是更有人要听吗?有了利,做事不是更方便吗?受人的恭敬,不是更会有人相信吗?为什么佛陀说利养是障道法呢?」

\

  佛陀不厌其烦地解释道:「名闻、利养、恭敬是修道的三关。其害处,能够破持戒的皮、禅定的肉、智慧的骨、微妙善心的髓。」

  这时,又有一位比丘问佛陀:「佛陀!名闻、利养、恭敬既然对人只是破坏而无益,从此以后,我们只要三衣一钵,依阿兰若法修行。」

  这位比丘的话刚讲完,所有的比丘都起来请求佛陀准许。佛陀看见大众的真诚,欢喜地赞叹道:「我很欢喜你们依照阿兰若法修行。这是少欲的法,不是多欲的法;是知足的法,不是不知足的法;是乐静的法,不是喜欢热闹的法;是精进的法,不是懈怠的法;是正念的法,不是邪念的法;是定心的法,不是乱心的法;是智慧的法,不是愚痴的法。」

  佛陀讲完以后,弟子们都非常欢喜奉行,不久,很多人都证得罗汉果。

  时代的变迁,今日的佛教已不仅在深山或寺院里修行,而应该普及于整个社会的每个角落,利益人群。不过要在社会上弘法的法师们,必须先有出世的修行,再作入世的利生事业。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

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古诗原文[挑错/完...

最新文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古诗原文[挑错/完...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古诗原文[挑错/完...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古诗原文[挑错/...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惠迪...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惟贤惟德...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